国产一级护士毛片_国产一级免费大片_成人无码手机在线_成人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您的位置: @濟源人 > 社會民生 > 正文

【行進中國 邊走邊看】魅力喀什,一眼千年

2025-07-03 09:32:45來源:濟源網(wǎng)-濟源日報責任編輯:趙紅媚

喀什高臺民居老茶館

喀什汗巴扎的石榴汁鋪子

載歌載舞的喀什姑娘

喀什街頭色彩豐富的水果攤

喀什古城小巷深處

匠人正制作樂器

精美飾品

高臺民居建筑遺址一角

  喀什的精彩是從下午開始的。躲過驕陽的毒辣勁兒,祖國的西大門鮮活起來。走過街巷,沒有人能抵抗住空氣中彌漫的香味:烤包子在馕坑里變得金黃,馕坑肉和架子肉泛著油光,缸子肉在茶缸里冒著醇香,還有大盤雞、手抓飯、烤鴿子、烤肉串……一路上屬于南疆的特有味道在這里發(fā)揮到了極致。

  上次來恰逢疫情,沒能一睹艾提尕爾清真寺真容,這次古城第一站就來彌補這個缺憾。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于明代,進入大門,只見幾條道路把整個空間隔開,讓不大的院落顯得幽深肅穆。挺拔的楊樹在小路上空形成一道穹頂式天然廊道,土黃色的外墻樸素莊嚴,但藍綠色琉璃磚拼貼的植物圖案裝點的西域風格門楣卻華麗精致。側(cè)窗是尖尖的拱形,窗欞鏤空雕琢成密格,陽光透過彩色玻璃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寺內(nèi)講解員耐心又溫和,講到寺內(nèi)懸掛的碩大毛毯時格外細致:這個毛毯的中心是石榴花,周圍56朵小花象征中國56個民族緊密相連,每3朵花一簇代表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相互離不開。寺前的廣場上,身著華服的異域面孔成了主流。自和田、薩車而后,突然觸到了色澤艷麗、綴滿飾物的華服之美——在昆侖山腳下的荒漠里,只有這醒目的鮮活勁兒才適配這些綠洲城市,也只有立體的西域面孔更能襯托出這華服的美麗。

  走進古城,一條巷有一條巷的風景:有的小巷彩綢和畫毯掛滿墻壁,仿佛是條活著的絲綢博物館;有的小巷街燈和房墻上高低錯落地掛滿了老車輪、舊木箱、老

  背包,讓人夢回古絲綢商道;有的小巷在街角還原了老喀什民居里炕角煮茶炕上鋪毯招呼客人的場景,雕花門窗下,人們悠閑地吹著晚風;有的街巷琴聲回轉(zhuǎn)千疊,老翁操胡樂,少女舞紗裙,舞動的節(jié)律有漢唐八方來聚的遺風……這個由99條土黃色街巷構(gòu)成的老城像一座迷宮,古老又青春:銅匠鋪和咖啡屋相鄰、舊梁柱下鮮花盛開、長袍居民和游客雜坐、古樂與流行曲交織。

  喀什的美是有根基的。《馬可波羅行紀》中寫道:“他們有美麗的花園、果園、葡萄園……國中的商人遍布世界各地。”與古城一街之隔的高臺民居建筑群原汁原味地還原了喀什的千年之美。據(jù)說這里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因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間須就著原址依形就勢層層加蓋,大小不等,造型隨意,把地上空間用到極致:每個巷道隨處可見如同空中廊道一樣的“過街樓”,還有懸在街面的“半街樓”,小巷深處還有蓋在十字路口上的“懸空樓”……它們不但可以給行人遮陽,相互勾連形成的迷宮還有強大的防御功能。小巧的院屋里有許多手工作坊:非遺土陶傳承人吐爾遜·肉斯坦在懶洋洋地小憩,家人在旁邊聊天,任游客進進出出;鐵匠家族第五代傳人努爾麥麥提熱情地給游客送谷子,和游客一起逗弄他養(yǎng)的“穿著大靴子”的鴿子,好像鐵匠鋪的生意與他無關(guān)……匠人們和老房子一樣,安靜松弛。有些遺跡可以看出,房子大多是用泥巴和楊木搭建而成,看似松垮,但已有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土黃的建筑和絢麗多彩的門窗形成強烈對比,最妙的是,不管樓建多高,房有多擠,依然有院子可見天日,又有屋前樓頂?shù)駲趪o的高廊和露臺可憑人遠眺。高崖之上,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樓頂屋前又可互相通達,幽深而神秘。這個建筑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史書記載,張騫來到喀什時,這里是疏勒國。如今遺跡在喀什城郊的盤橐城是疏勒國的王宮,其周邊繁榮的街道和店鋪、往來其中的各國商人給張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為身處歐亞大陸腹地中央地帶,喀什一直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沖。這個面積和河南省相當?shù)牡貐^(qū)雖然曾經(jīng)因交通不便成為難以抵達的邊塞,但如今燈火通明的不夜盛景已經(jīng)開始露出了它中國內(nèi)陸第一個經(jīng)濟特區(qū)的活力和潛力。早上衛(wèi)老師看到一條新華社消息,說今天是個好日子,喀什至重慶的旅客列車開通?;赝麃頃r的路,不管是國道還是高速,抑或是并行的鐵路、空中的航線,一張遠闊大于絲綢之路的交通網(wǎng)已經(jīng)把南疆和祖國內(nèi)地及亞歐大陸連接起來,喀什展現(xiàn)著“亞歐通衢”新圖景,是“一帶一路”中當之無愧的明珠。

  上午在喀什博物館,我們看著北魏使者出使題記的拓片、漢代的文書和鐵犁鏵、唐代的佛頭、宋代的華服、清代的石碑照片……不禁感嘆:中國歷朝歷代,國運昌盛則絲路興、文化興、經(jīng)濟興、百姓興。

  “桑椹才肥杏又黃,甜瓜沙棗亦糇糧?!绷謩t徐在南疆時寫道。夜里近11點,天依然透亮,街巷兩邊的水果攤位果品排列得像油彩靜物一樣。突然就想起喀什博物館的那幅繪象中華產(chǎn)業(yè)圖棉毛毯??箲?zhàn)時期的人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在一張海棠葉形的中華地圖中織出各省區(qū)物產(chǎn)的?而今在這座活著的千年古城里,國強民豐的太平圖畫足以撫慰前輩之靈。(文/圖 本報記者 衛(wèi)建波 閆雅琴 通訊員 衛(wèi)雨桐)

  (7月1日發(fā)于新疆喀什)



回頂部